解读名师
王艾: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高中语文教师,2012年起被新疆教育学会聘为自治区网络培训高中语文学科专家,2013年起被新疆教科所聘为语文学科命题专家,连续四年参与自治区模拟试题的命制工作。2014、2018、2019三年担任新疆高考阅卷作文组副组长。
名师解析
这次作文题在审题立意上几乎没有难度,相信大部分同学都能注意到材料中“携手同一世界,青年共创未来”这个演讲主题,但如何从基础等级分达到发展等级分,依然是考验学生写作任务分析能力。
从演讲主题看,大家应该筛选出“同一”和“共创”两个主题词,提炼后可以归到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“团结合作”“互助前行”等主题上。
从写作背景看,第一段材料提及了中国先哲墨子和英国诗人名言,两个国度,两个时间段,提示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应该有历史眼光,从时空结合的角度将此问题放在更大的背景下考虑。而第二、三段材料是善意提示考生们可以从此次疫情中世界各国的表现入手,思考互相援助背后反映出的深刻道理,特别是面对人类共同要面对的天灾人祸时,更要达成共识,携手共进。
从写作
从写作对象看,我们要注意到演讲的对象是世界各国青年,所以在演讲中要有中国人的自豪,也要注意中国人特有的谦逊温雅特点,钱钟书先生在必修五中《谈中国诗》就是此次绝佳的范文。要找到双方共鸣点,使用双方都能明白的事例,这就要求考生能细致地分析对方特点,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虚拟情境和对象,这是此次作文最难的地方。
从文体任务来看,演讲稿在2019年已经出现过,相信同学们已经有所掌握。作为国际论坛上的演讲,希望同学们能多些昂扬之气,多些热情和坦诚的呼吁。
想要写得好,还希望同学们在演讲中有正面相互扶持的事例,还可以联系疫情中一些不负责任和恶意诽谤的国家的言行,这样有正论有反论,文章的思辨性体现出来,说理和议论就会更加有力。
交际语境下的写作,离不开作者身份、读者特点、主题选择、背景设定、文体要求这五方面,预测全国语文写作方向以后依然会保持这个方向,体现新课标中“综合性使用文字”的能力考查。
意林命中详情
全国卷Ⅲ
(适用地区:云南、广西、贵州、四川、西藏)
原题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人们用眼睛看他人、看世界,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